当前位置: 首页 > 趣味生活 > 正文

蒙古高原海拔高度

蒙古高原海拔高度

蒙古高原大部分是古地台,西北部是山区,东南部是辽阔的戈壁,中部和东部是大片丘陵。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。蒙古高原包括全蒙古(外蒙古)、俄罗斯南部图瓦共和国、布里亚特和外贝加尔、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,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。

蒙古高原是指东北亚的高原地区,即东亚内陆高原,东起大兴安岭,西至阿尔泰山,北以萨彦岭和亚布洛诺夫山为界,南至阴山山脉,覆盖蒙古全境和我国内蒙古北部,东西径34° 36,东西径87° 40,东西径122° 15。南北纬度15° 22,北纬53° 08,南纬37° 46。

气候

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,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00毫米(8英寸)。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差别很大。例如,蒙古首都乌兰巴托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-31摄氏度(-24华氏度),而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(61华氏度)。

蒙古高原冬季(11月-次年4月)寒冷漫长,一年中最冷的1月,当地平均气温为-30℃至-15℃,最低气温甚至可达-40℃,并伴有暴雪;

春季(5-6月)和秋季(9-10月)时间短,经常会有天气突变。比如秋天,蒙古还在秋高气爽的时候,突然刮起了大风,飞沙走石,有时甚至下起了大雪。蒙古夏季(7、8月)昼夜温差大,光照充足,紫外线强,最高可达35℃。大风和天气变化快是蒙古气候的最大特点。

沉淀

蒙古高原北部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,降水自北向南递减。北部色楞格河流域年降水量300 ~ 400毫米,由于气温低,蒸发量小,气候相对湿润,在气候区划上应属半湿润地区,山区有西伯利亚松、西伯利亚落叶松针叶林。

中部汉台-亨廷顿山区北部降水量多为200~300mm,属于森林草原带,水生植物丰富。草和杂类草为主要饲草,稀疏的落叶松林点缀在草原上。

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00毫米。由于蒙古高原北部北冰洋水汽和东部太平洋水汽的影响,其降水量以蒙古北部的萨彦岭和肯特山脉、内蒙古大兴安岭及其东部平原为最高。

年总量约为300~400毫米,且随着离海洋距离的增加,降水自北向南、自东向西逐渐减少,水汽难以到达两洋面的西南地区降水量最小,只有100毫米左右,温度分布与降水基本一致,北部和东部湿润地区温度相对较低,西南干旱地区温度相对较高。

从植被的分布来看,从呼和浩特、包头的农牧交错带,锡林浩特的草原带,到二连浩特的荒漠草原带。受气候影响,植被从北到南覆盖森林、森林草原、典型草原、荒漠草原、戈壁沙漠和典型草原,生态环境多样而脆弱。

扩展数据

蒙古高原是中国草原游牧民族兴衰的核心区域。最繁荣的游牧民族大多曾经在这里生活过,或者曾经控制过这里,然后向南挑战中原的农耕王朝。这里自古就有人居住,20世纪70年代在该地区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证明这一点。

公元前9世纪以前,这里曾有过匈奴、东胡、鲜卑、乌桓、柔然、高车、突厥、回纥、克己斯、契丹、史维/蒙古等部落和民族的兴衰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