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安盟扎赉特旗是哪里
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东邻黑龙江省。与东泰来县相邻,北邻龙江县。总面积11837平方公里,总人口39万(2004年)。
旗人民政府位于因德尔镇,邮编:137600。代码:152223。区号:0482。拼音:扎赉特旗。
行政区划
扎赉特旗辖7镇1乡1苏木:音德尔镇、新林镇、巴彦高勒镇、呼勒镇、阿尔本格勒镇、巴达尔胡镇、图牧吉镇、浩力堡乡、巴彦乌兰苏木。还有:八一牧场、巴达尔胡农场等。
历史的发展
扎赉特,蒙古语,是古代蒙古部落的名称。据满洲里地名考证,“扎来”意为洼地。
清初,蒙古科尔沁部的一部分被划入扎赉特旗,即扎赉特旗。旗房位于因德尔镇,隶属哲里木盟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扎赉特旗废局成立,鼹鼠红岗子街基金会相继出炉。光绪三十年(1905年1月)十二月,在嫩江右岸设立大来殿,设在鼹鼠红岗子(今大来镇)。
民国成立后,归黑龙江省管辖。东北沦陷后,一开始划归黑龙江省,后划归兴安南省。1946年6月,隶属于兴安省文娜牧仁同盟。
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。1953年4月,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行政公署。1954年5月,隶属呼伦贝尔盟。1969年7月与呼伦贝尔盟一起划归黑龙江省管辖。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,最初划归呼伦贝尔盟,1980年1月划归兴安盟。
扎赉特旗的地理位置
扎赉特旗位于自治区东北部,处于大兴安岭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,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三省交界处。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相连,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、吉林省镇赉县相连,西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,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相连。位于北纬46° 04′—47° 21 ′,东经121° 17′—123° 38′。扎赉特旗东西长210公里,南北宽143公里,总面积11155平方公里。
扎赉特旗西北地势高,东南地势低。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低山、丘陵、平原三种地貌类型,海拔130 ~ 1126米。
扎赉特旗有措尔河等74条河流。
扎赉特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。年平均气温3.24度,年降水量400毫米,无霜期120 140天。
到2011年,扎赉特旗已探明的矿产有铜、铁、大理石、石榴石、硅石、煤、石油、油砂等20多种。大理石主要是白色和灰白色大理石。矿体长约2000米,宽400多米。石榴石矿体7个,平均石榴含量79.98%,详查储量72.8万吨。花岗岩的初始储量为2600万立方米。油砂初步勘探面积261平方公里;硅石的估计储量为2000万吨;初步探明的煤炭范围为9.66平方公里。
扎赉特旗有原始森林255万亩,草地1000万亩。
扎赉特旗有马鹿、野猪、黑熊、锦鸡、飞龙、狍子、猞猁、水獭、狐狸、草兔、松鼠、丹顶鹤、白天鹅、沙鸡等野生动物。
到2011年,扎赉特旗地下水总储量2.79亿立方米,水电理论功率13.6万千瓦。
到2010年,扎赉特旗人口为39万。
扎赉特旗居住着汉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满族、朝鲜族、达斡尔族、俄罗斯族、白族、黎族、锡伯族、维吾尔族、壮族、鄂温克族、鄂伦春族等民族。
扎赉特旗资源丰富。
蘑菇有:白蘑菇、荷花蘑菇、榆木蘑菇、桦木蘑菇、橡木蘑菇、杨树蘑菇等。扎赉特旗是黑木耳主产区之一,正常年份可产野生黑木耳约4万公斤。
扎赉特旗土特产榛子为坚果树种,是优良的果材兼用树种。
橡子,种子是橡子,它的树名叫橡子树,属于壳斗科。落叶乔木,树高30m,生长迅速,抗旱,虫害少,不需要专人管理。它们可以种植在荒山和沙丘上。
哈拉盖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蔬菜,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。蒙药中也用。
扎赉特旗绰尔河流域有哲罗鱼,当地蒙古人称之为“图兰扎嘎”。哲罗鱼体长,略扁,圆柱形,头扁平,吻尖,口裂大,末端位置。背部蓝褐色,腹部银白色。头部和身体侧面有许多暗黑色的小十字斑,密密麻麻像小米粒。产卵时,雌雄均呈古铜色,腹鳍和下尾鳍叶为橙红色,雄性尤甚。
大鸨,别名:“地枭”。雄鸟叫“羊鲶鱼”,雌鸟叫“鸡鲶鱼”。蒙古名:“陶道格”。“上有天鹅,下有地枭”。
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白鹭等候鸟的繁殖栖息地。
扎赉特旗传统
刺绣:用各种颜色的线在布的底部绣出各种图案,如“冯丹朝阳”、“鸳鸯戏水”、“喜鹊登梅”等。过去,农村妇女在烟袋、鞋带和鞋垫上刺绣。近年来,在门帘、窗帘、枕套、电视机和洗衣机罩中都发现了它们。剪纸:用彩纸剪出花鸟、动物、喜字等图案的手工艺术,农家女擅长。通常贴在窗户、玻璃或墙上作为装饰。春节,端午节,婚礼剪贴。
灯笼:在节日里挂灯笼是人们的一种常见习俗。用竹木线捆绑骨架,贴上彩纸,做成各种画面的灯笼,如西瓜灯笼、白菜灯笼、荷花灯笼、花灯灯笼、花鸟虫鱼、历史故事等。在蜡烛(灯)光的反射下,它们是生动的。挂在门口和市场,以渲染节日气氛。
纸扎:俗称“纸货”,骨架用麻杆、竹竿、铁丝等捆扎。,并用各种颜色的纸糊成车马、房屋、处女、牛、摇钱树、花环等。用于葬礼作为纪念。
鼓手:又称“鼓手队”,每班六七人。乐器有唢呐、关胜、胡琴、鼓、板锣和钹。
二人转,又称“双调”、“双弹”、“跳弹”。在古代,板胡和唢呐是主要的伴奏乐器。
东北鼓:扎旗最流行的东北鼓,一般一人唱,一人伴奏。这种乐器配有三根琴弦。歌手一手拿着板(用来鼓掌),一手拿着鼓锤,随着歌声不时击鼓。
扎赉特旗的西河鼓是1964年由李和秦勇奇从黑龙江省鸡西市引进的。
烤全羊(蒙古语“乌本”、“倪好、希日那”)是蒙古客人的一道名菜。色、香、味、形,风味独特。
红烧肉:蒙古语叫“布呼勒”。做法是把全羊切成几块,放在锅里加白水,不加任何调料,煮一会儿,然后放在大盘子里吃。
火锅是蒙古族传统美食之一。
黄油在蒙古语中称为“西日桃酥”。制作方法是将鲜牛奶放入大桶或盆中,发酵后乳脂上浮成白油,蒙语称之为“乌日莫”。
土古拉汤,中文直译为“小牛汤”。将勾兑好的白酒或荞麦面切成小方片,煮熟,捞出熬成五子馍或芝麻芝麻汁,即可食用。
猫耳朵汤,先把和好的荞麦面揉成条状,再拉成杏仁大小的片。将棋子放在一只手的手掌上,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压成猫耳朵形状,最后放入肉汤中。煮好后就可以吃了。
炒饭,蒙古语叫“呼列巴达”。将蒸好的散小米放入锅中,用细沙煸炒后用武火烘干,去皮得炒饭。
奶茶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饮料之一,一年四季经常饮用。
马奶酒,蒙古语叫“齐格”,是牧民驻点用来招待贵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