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趣味生活 > 正文

水豚为什么爱吃自己的便便

水豚为什么爱吃自己的便便


圆滚滚的身材,短短的四肢,小小的耳朵。或是在地上悠闲地晒太阳,或是在水中舒适地泡温泉。

卡皮巴拉(capybara),也就是水豚,凭借着稳定又佛系的精神状态,成为了打工人心目中的新晋“顶流”。

许多人直呼,理解卡皮巴拉,成为卡皮巴拉。但是,在它们人畜无害的外表后,其实隐藏着一个奇奇怪怪的癖好——吃自己的便便。

先别激动,豚豚们干出这种事是有原因的。

作为现存最大的啮齿动物,成年后的水豚可以长到50公斤。

这么大的体型自然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支撑,但不巧的是,水豚是一位纯纯的素食主义者。

新生的水豚可以在出生后几天甚至几小时就不用再依赖妈妈的母乳,开始以草为食。

水豚总是栖息在水边,将其用作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,并用于体温调节和觅食

和大多数食草动物一样,水豚不能依靠自身的消化酶来完全分解食物中富含的纤维,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别的手段来消化吸收。

它们首先想到的是请外援——消化道微生物。胃肠道内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帮助水豚将纤维素进行发酵,分解为可吸收的挥发性脂肪酸、维生素和微生物蛋白等营养物质。

但是在不同的物种体内,外援作用的场所也会有所区别。根据消化道内发酵部位的不同,可以把食草动物分为前肠发酵动物和后肠发酵动物。

我们熟悉的牛和长颈鹿都属于前肠发酵动物,它们都有庞大的前胃。而水豚则是后肠发酵动物,依靠的是位于小肠和大肠之间盲肠。

水豚消化系统示意图

水豚的盲肠可不简单,占到了整个胃肠道的74%。这里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和至少17种的原生生物,pH值接近中性,为微生物发酵提供了最佳环境,方便释放作为能量来源的挥发性脂肪酸。

消化的问题算是解决了,但是在吸收上面,水豚又遇到了一些问题。紧随盲肠之后的消化道部分是大肠,在那里能被吸收的只有水。

这块到嘴的“肥肉”总不能让它给溜了,秉持着勤俭节约原则的水豚,做出了一个最为绿色环保的选择——“回收再利用”。

吃自己的便便这种行为虽然不太雅致,但胜在有效。通过这种方式,多种必须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短链脂肪酸以及一些未完全吸收的微量元素得以重新利用,避免了营养物质的白白流失。

中小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的食粪行为,是对它们的身体大小、高纤维食物及肠道结构的适应

当然,为了顺利完成循环利用的重大任务,一套完善的“垃圾分类”体系自然也是必不可少。

水豚深谙此道,发展出了一套名为结肠分离机制的体系,它也是最大的拥有此机制的食草哺乳动物。

结肠分离机制讲究“干湿分离”,是指盲肠内的物质在前结肠中发生分离,小颗粒和水溶性物质通过结肠的蠕动逆流回盲肠,进行进一步的发酵,而粗糙的大颗粒向后方移动,排出体外。

这里排出体外的是硬便,呈绿橄榄色的椭圆形,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被回收再利用的。

但这种分离机制会在软便形成期间停止,所以软便通常是粘液包裹着的来自盲肠的“原味”。

生理节律和取食节奏都会影响水豚的软便排泄次数

水豚更中意的是它的软便。相比于硬便,软便平均多含有37%的蛋白质,钙、磷、镁、钾等元素的含量也明显高于硬便。或许也是因为软便含有大量的水分,吃起来不容易噎着。

总的来说,水豚的这一套“垃圾分类+回收利用”的组合拳效果出色。

通过软便的回收利用,细小的消化物颗粒得以循环,并经历二次发酵和消化,增加了食物的消化率。

结肠分离机制又可以在形成硬便时,让细小的颗粒再次回到盲肠,滞留一段时间,随着软便一起排出并回收,使得这些细小的颗粒可以再次循环直至被完全消化吸收。

在寒冷或干旱季节,当食物资源缺乏时,一些大型的马科动物也会采用这种适应对策,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营养

所以,不要嫌弃水豚,这种在我们看来奇奇怪怪的行为,是它们在长期的适应性中进化出的有效生理机制,能够帮助它们从低质量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。

当然,下次再看见水豚们悠闲地顶着苹果泡温泉,发出由衷的羡慕“好想成为一只水豚啊”,希望你是考虑清楚了的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58百科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